在推進5G生長的歷程中,技術上可行只是基礎,應用才是5G生長的要害。不然,再高端的5G,也只是“炫技”罷了。
近日,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(5G)新空口(NR)独立组网(SA)功效冻结,加上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(NSA)5G NR标准,5G已完成第一阶段全功效标准化事情。
“这是5G愿景实现門路上的重要里程碑。5G NR SA系统不仅显著增加了网络速率和容量,更为其他新行业打开了利用5G变革行业生态系统的大门。”3GPP的一位主席體現。
爲何將這一事件稱爲5G標准的裏程碑?標准的凍結對電信行業意味著什麽?
獨立組網標准出台
爲技術試驗和商用化鋪平門路
5G NR,即5G新空口,相当于4G所对应的LTE,指的是新的手机和基站的连接方法,可谓5G网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环节。
作为5G NR的第一个完整规范,5G R15标准制定事情从2017年3月开始,分为两个子阶段。
2017年12月,被看作是5G R15早期版本的5G NR非独立组网标准功效冻结。该版本标准的特点是,系统级的业务控制需依赖4G网络,适用于运营商早期引入5G基站提升网速,但无法充分发挥5G系统低时延的技术特点,也无法通过网络切片、移动边缘计算等特性实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。
“此次发布并冻结的5G R15独立组网标准,是从5G焦點网到5G基站的完整的、端到端的全新5G网络构架。”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、3GPP RAN2事情组(无线接入网)副主席胡南介绍,该标准可根据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,不仅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业务需求,也为运营商业务向筆直领域扩展、开拓新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門路。
“這正是此次獨立組網標准完成的意義所在。”中國IMT-2020(5G)推進組組長、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說,雖然標准另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,但這一裏程碑事件將爲5G網絡試驗和商用化鋪平門路,5G與筆直行業的融合也將在多個領域同時開展。
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、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陳山枝對記者說:“獨立組網方法是全面支持5G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富厚應用的前提,是5G網絡樂成實現商業化應用、發揮社會價值的加速器和倍增器,爲5G産業的全面啓動滌訕了基礎。”
運營商積極響應
“火熱”背後危害與機緣並存
看上去,5G標准似乎已經就緒,實則故事還未講完。下一步,3GPP將轉入制定越發完整、完善的5G標准——R16階段,計劃2019年12月完成滿足國際電信聯盟(ITU)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標准。
與標准一同賓士的,另有5G商用戰場的“排頭兵”——世界各地的電信運營商。
在独立组网标准发布后,美国移动运营商AT&T公司接入架构和标准副总裁Hank Kafka體現:“这将允许我们使用切合标准的设备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,为我们2018年在一些都會的5G商用铺平門路。”
中國電信執行副總裁劉桂清亦體現,隨著獨立組網標准的凍結,中國電信計劃通過擴大現有的多都會外場測試,引領5G的性能驗證和網絡功效優化事情。
爲了做好5G規模商用的技術准備,5G技術試驗正在全球各地展開。來自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(GSA)的最新數據顯示,2018年第一季度,全球運營商的5G技術試驗進入迅速擴張階段,聲明或已經開始5G技術試驗的運營商數量從113家猛增到134家。
這是一場機緣與危害並存的“技術卡位戰”。憑據中信建投研報統計,中國運營商5G主體投資規模將達1.23萬億元,較4G投資規模增長68%。生長5G業務對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和技術研發挑戰很大。有業內人士體現,三大運營商在4G時代投入的本錢還沒有完全收回來,可是面對5G這樣的立異革命,“勒緊褲腰帶”投入,也是一定要求。
技術上可行只是基礎
應用或成下一階段生長瓶頸
在推進5G生長的歷程中,技術上可行只是基礎,應用才是5G生長的要害。不然,再高端的5G,也只是“炫技”罷了。
有業內人士剖析:“運營商未來能不可賺到錢是個大問題,如果只有雲、視頻、物聯網這些需求的話,那肯定虧,5G還需要探索更多的應用業務落地。”
中金公司認爲,目前5G是供應側推動下的技術革新,應用需求相對匮乏,未來5G將會是供應側主導下的恒久網絡演進。
相對于4G支持簡單場景,國際電信聯盟將5G界說爲,支持eMBB(增強移動寬帶)、mMTC(海量機械通信)和URLLC(低時延高可靠通信)三大場景,這使得物聯網、車聯網、工業互聯網一度成爲業內外對5G最初的展望。
但目前,除移動寬帶這個很是明確的市場之外,mMTC、URLLC兩大技術偏向尚看不到或無法確定清晰可行的應用模式。
或許正因如此,業界關于“謹慎看待5G”的言論一直保存。6月13日,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說:“5G如果找不到‘殺手锏’業務,行業生長將不可連續。”
縱然放下這些5G場景不談,由于5G焦點網是基于微效勞構架,因此5G必須通過網絡切片、移動邊沿盤算等特性,實現對多樣化業務需求的靈活支持。在IT業務融合、集成,乃至運營商新業務探索及文化轉型上,未來企業都將面臨巨大挑戰。
在5G終端設備方面,盡管高通、英特爾、華爲等公布的時間表均顯示首批5G終端將在2019年下半年問世,但正如陳山枝對記者所說:“僅把2G、3G、4G、5G的模式全都塞到一個小小的主板裏,對終端的結構設計、硬件性來說已經是很是大的挑戰了。”